CQRS模式概述

为什么要选择CQRS模式来实现微服务?在传统的应用结构中,应用通常要对在数据库中持久化的数据进行操作。通常为数据模型实体使用唯一的数据库,同时用于读取和写入。数据的设计由写入和更新操作驱动,以保持数据一致性。开发人员尝试使用正规化(normalization)技术来最小化数据冗余。虽然有必要以规范化的形式存储数据,但这可能对读取操作是不利的。为了提取一些数据,开发人员需要编写复杂的 SQL 查询,来从多个表中连接(join)数据。

此外,在许多应用中,数据创建一次并且仅偶尔进行修改,可能读取多次。因此,开发人员需要特别注意读取性能; 访问数据应该尽可能少的查询,并且每个查询期间执行的业务逻辑应该被最小化。 这就是 CQRS 模式的由来。

Thoughtworks 的 Martin Fowler 这样描述 CQRS: "其核心概念在于更新信息时可以使用不同于读取信息时的模型"。

CQRS 模式为识别服务和分发各种业务方面提供了指导。 基本思想是将对领域对象的操作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:

  • 查询 - 返回结果并且不更改系统状态的方法。
  • 命令 - 更改系统状态但不返回值的方法。

好消息是查询和命令可以解耦。它们之间的链接通过事件体现,命令处理生成的事件填充查询数据的存储库。

事件被持久化到事件存储库中。业务模型数据库因此可以包含系统的最后状态,但事件存储库保留数据的整个历史记录。 通过这种分离的问题,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为每个模式组件选择最合适的技术,并且可以(如果需要)构建多样化的应用程序。(例如,可以为命令数据库选择RDBMS,为事件存储库选择内存数据库,和为查询数据库选择NoSQL)

图1 显示主要模式元素: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